测距仪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测距仪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记者亟需回归本位

发布时间:2020-07-21 10:53:29 阅读: 来源:测距仪厂家

记者从来都没有如今这般尴尬: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下的这段话,曾被无数次引用。如今,这简直可以拿来当作记者的真实写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的“记者”专指传统纸媒、广电等新闻机构中从事采访和报道工作的专业人员)。

这是最好的时代——在中外新闻史上,没有哪一个时期像如今的新媒体时代,记者获取新闻线索和舆论观点都变得易如反掌。有些记者写稿子,已经熟练到键盘上的“Ctrl+C”和“Ctrl+V”可以盲打。且看那细皮嫩肉的左手,灵巧的小拇指和食指配合的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写”一篇像样的稿子。

但也正是这样一个来势凶猛的时代,让记者多少有些手足无措,使记者面临“最坏的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一些传统纸媒被迫停止印刷、广告额发行量双双下滑……这个“最坏的时代”,使记者信心一定程度上滑坡,最直接的表征就是——记者离开传统媒体彻底割舍记者身份,或转型搞公关、或转向新媒体;或投奔公司、或自行创业。于是,微博、微信圈整天讨论“纸媒已死”、“记者转型”。读之,有人“独怆然而涕下”,有人“举世皆浊我独清”。有人骂娘,有人骂体制。有人卯足了劲干骂,有人一旁默默围观。

甭管骂还是围观,都说明你还在乎“记者”,在乎所谓的“无冕之王”。

我没有调查统计过那些离开传统媒体的记者数量,但是可以推断:相对而言,离开的只是少数人。那么,“大多数”呢?2014年年初全国25万新闻记者参加了近几年罕见的闭卷“国考”。25万人——我认为这就是“大多数”。既然大多数记者选择留下,那么,讨论“大多数”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大多数”当中依然会有少数人逐渐变成出局者,或主动或被动。

这几年,太多闹骚充斥新闻圈了。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我愿意尝试“理性地、有建设性地”讨论记者“怎么办”的话题。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讨论这个话题,很有必要。记者“怎么办”?我的答案很简单:回归本位。我不愿多费口舌谈所谓的“新闻理想”。手里攥着一本记者证,你就真以为自己是“无冕之王”了?

理性地说,记者就是一种职业而已。

“职业”——百度百科的解释有二:一是个人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相当于英文世界的Occupation;二是指分内应当做的事,英文的Duty。记者回归本位,首先就是职业回归:做好本职工作。我国著名记者艾丰在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年轻的同行常常问我:‘做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社会责任感。’”所以,作为时代的记录者,记者还需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就像艾丰说得那样“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情”——这当然是一种高要求。

记者回归本位,再微观一点说,就是搞好新闻采写,努力采写出高品质的新闻稿件。

“高品质新闻是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2012年,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院长马克·达马泽在一个媒体论坛上说的这句话,值得我们仔细品味。《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8日的评论文章说,对任何一个追求文明进步、民主法治的国家而言,新闻媒体的作用不可小看。

普利策有一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地发出警告。”或许有记者会发出这样的牢骚:现在谁还看报纸啊,网络上手机上的新闻24小时更新;我们辛辛苦苦写出来稿子,没谁看啊。

我喜欢同事说的一句话:凡事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你的稿子真的是用心写出来的吗?实地调查了吗?认真研究了吗?独立思考了吗?

比如这次马航事件,外国媒体记者在新闻报道和专业分析方面独占鳌头,甚至推动事件真相浮出水面,而我们的不少媒体记者做出来的新闻,基本上都是转载外媒。当外国媒体记者邀请专家分析飞机发动机运转时间以推算飞行距离时,我们的一些媒体记者却在邀请专家介绍普通乘客在乘坐飞机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这显然是缺乏研究、缺乏独立思考的肤浅表现。

记者回归本位,要求记者在本职工作中“用事实说话”,而不是在稿件中激扬文字,在节目中义愤填膺。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4月9日的一则新闻:湖北贫困县几百官员享受奢靡,生活腐化,一位主持人在直播中对此现场痛斥,多次强调领导思想奢靡,还说想对他们说“思想有多远就滚多远吧!”不料当场被换下,他想把话说完,但遭到拒绝。我看了这个视频,节目中,年轻的主持人很有个性,那话听着确实解恨。在工作之外,茶余饭后,大家聊聊天,那样说说也无大碍,但是,在新闻节目中,如此义愤填膺,太危险。

这几年,传统媒体在进行“转企改制”,不少媒体正在变成企业。于是,有观点认为,今后记者有两种身份,既是新闻记者又是业务员。我不赞同这种观点。你既要记者写好稿件,又要记者去搞经营拉业务。这是有问题的,上面一直在强调:新闻采编与经营活动要分离。“利用新闻采编活动从事报刊征订、广告经营、收取赞助等经营活动;新闻记者利用新闻采编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借舆论监督进行敲诈勒索”,都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2014年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决定从2014年1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新闻敲诈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真假记者以“曝光”为名进行敲诈勒索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因此,2014年被新闻圈称为“严打年”。

于是,一些人感叹:记者不好当了。

其实,记者不是不好当了,是一直没有回归记者本位,根本没有好好当记者。

当然,一些记者之所以未能回归本位,与其供职的媒体机构有莫大的关系。比如,一些媒体为了规避“严打”风险,直接暂停记者作负面报道。这种媒体机构本身“因噎废食”的粗暴式管理,必然会带来记者自身的“变态”。媒体人白岩松说:“如果今天的负面报道,都是建设性和推动这个民族和国家向前进的话,所有的负面报道都是正面报道。”什么事情,都会有风险,没有一帆风顺、舒舒服服的。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记者回归本位的前提是,媒体机构先回归本位。

怎么回归?说的再直白一点:电台要像个电台,报社要像个报社,电视台要像个电视台;记者要像个记者。

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版

android 全套视频教程

java架构师编程难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