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距仪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测距仪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姚树洁创业板也许就是跳楼板不能投资太猛

发布时间:2020-10-17 02:34:06 阅读: 来源:测距仪厂家

姚树洁:创业板也许就是“跳楼板” 不能投资太猛

本次中国股市疯长,最明显的是“创业板”,有的股票暴涨10倍,数十倍。许多捞了大钱的股民,不是因为投资蓝筹股,而是由于投资“科技股”。

无数的“科技股”,炒的是一个概念。大家错过了马云的阿里巴巴,却希望在股市上找到更多的阿里巴巴,希望通过炒股,一举成为富二代。  不可否定,最近数月,有些人大发了。于是,大家饭前饭后的话题都在讨论股票。可是,在大家都在讨论股票的时候,也是股市泡沫即将爆破的前奏。

有人认为赌博式炒股,是中国特色的社会生态。其实不然,2000年前后,纳斯达克,特克马克,都经历了大涨和大跌的景象。  英国的特克马克,最高涨到了5600点,不到一年,就跌到了600多点。美国的纳斯达克,从最高点跌到最低点,也是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跌幅4倍多。  英国和美国的高科技板块,就像中国今天的“新三板”,都是一种概念性的炒作。平均10个上市的所谓高科技公司,最终能够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就不错了。如果买对了那一个存活下来的,你就发了。如果你买了任何其它的股票,就可能会赔的连老婆的裤衩都要卖掉。  英国和美国股民,都经历了卖裤衩的现象。不过,这两个国家的股民,基本不跳楼,那是因为他们的家底比较丰厚。  中国股民就不一样了,听说有人居然把房子也卖来炒股,一旦买错了所谓的“高科技”股,连房子的钱都赔进去,那么,到时候不是卖裤衩,而是跳楼了。  最近汉能的股票大跳水,许多买汉能股票的人,就赔惨了。汉能还是比较有可见产品的公司,它尚且这样大跳水,你想,那些完全没有成熟产品的企业,一旦跳水,那不是股票暴跌,而是股票摘牌的问题。什么叫摘牌?摘牌对股民的含义如何?不需要我解释了吧。  那么,我这样说话,是不是就不能投资“新三板”了呢?当然不是,因为,今后一定有一些创业板企业会发大财,关键是能成功的是极少数。因为这样,投资者就不能盲目跟群,而是有选择的投资。即使是跟群,也不能对任何一支股票投资太猛,预防可能发生不得不跳楼的灾难。  为了给大家提个醒,下面,我转发朋友今天发来的一篇文章,作者描述美国在2000年前后发生的一场股市灾难。  【金融史】美国“创业板”如何绑架美联储主席,转而吹大泡沫直至一地鸡毛。  今天我写这篇小文章,主要想说说上个世纪之交时,美国的科技股泡沫如何绑架了当时的各色人等。  上世纪末的时候,美国的科技股比现在我们的创业板还要热。给个概念,一点就着。当时很多被称为“new gun”的新生代基金经理迅速上位,爆红。而一些把风险放在首位,稳健一点的“oldgun”则被市场无情抛弃。巴菲特当时就是这样一个“old gun”。当时的报纸头版在报道市场的火热行情时,总是忘不了奚落巴菲特一番。每写到巴菲特时他们总是用“used to be master”(曾经的大师)来讽刺他。  巴菲特当时很痛苦,因为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不一样。查理芒格的处世态度是“I dont give a shit what other people think”。可是巴菲特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巴菲特希望每个人都喜欢他。所以那段时间巴菲特度日如年,经常痛苦得不敢出门。  格林斯潘是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他看到已经涨了好几年的市场,还这样波涛汹涌的上涨,心里很忧虑。像他这样级别的人,不会天真地认为股市的繁荣是真正的繁荣。和我们现在的情况类似,当时美国的情况也是股市暴涨,而经济基本面很差。另外一点相同的是,当时股市上融资融券很普遍,杠杆都很高。  格林斯潘经常私下和几个核心人物讨论他的这种忧虑。有一次他私下对朋友说:“我只要把融资杠杆比例往上一提,这个市场前进的步伐就会应声而止。”可是考虑各方因素,他始终没有这样做,周围的人也都劝他不要这样做,劝他要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格林斯潘清楚地知道这个泡沫迟早会破,越晚破越危险。他知道泡沫破时将有人倾家荡产,将有人跳楼。但他也要考虑他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个老头初期心里还是有点责任感的,同时他也很精。他选择在一个非正式的晚宴上,他在做一个和股市完全无关的演讲时,突然加了一句,他说他认为这个市场目前存在“irrational exuberance”(非理性亢奋)。这个老头讲完这个话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漫不经心地问他的女朋友:你认为我今天这个讲话哪一点讲得最重要。格林斯潘女朋友不是圈子里人,对他的这个问题一脸茫然。  市场当然知道他这个讲话哪一点最重要,第二天开盘即暴跌500多点。格林斯潘是想试探一下市场及周边对他态度的反映。他迅速得到了反映,准确地说是各种压力。在各种压力下,格林斯潘也迅速看清了形势。  他态度马上掉头了,这就是政治家。格林斯潘重新出来对他那晚的那两个用词进行了澄清和解释,大概表达的意思就是他认为市场总体还是健康的,不需要过分担忧。从这个转折点开始,格林斯潘走上了为这个大牛市煽风点火的道路,包括在一个关键时间节点上降息。这就是政治家。  当时的市场疯狂到全民参与的程度。报纸贴切地称这个market为“peoples market”,称全民准备在这个市场上发财的梦为真正的“American Dream”。这个市场的疯狂程度还反映在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给市场带来一阵抽风一样的惊悸。一旦市场出现这样的惊悸,全民都会问同一个问题:Cohen怎么说?  谁是Cohen?  Cohen是当时高盛的Chief Market Strategist(首席策略分析师),一个衣着朴素,坚持每天挤公交车上班的女同志。疯狂的市场就像一个混沌系统,这个系统自发地选择了Cohen作为这个系统的一个关键支撑点。Cohen以一个女同志少有的刚毅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这个角色。每次市场惊悸时,发问时,Cohen总是沉着地说:牛市远未结束,同志们冲!  这个市场立马就粉碎了惊悸,以更豪迈的热情轰隆隆往前冲。  当时美国正值大选临近,总统候选人更是滑稽。不管这个候选人是哪一方的,他们的施政纲领是什么,他们都迫不及待地向选民保证,他们如果当选的话,一定会让格林斯潘继续当美联储主席。其中一个候选人想讨好选民的态度几乎无以复加,他是这么说的:当然,我肯定会让格林斯潘继续当美联储主席,即使格林斯潘已经死了,我扶着他也要让他当。  说白了,任何一个总统候选人都不想成为那个戳破民众American Dream的人。他们都知道这个Dream某一天会破,but they both wanted to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it.  格林斯潘投桃报李,在滚滚牛市的一个关键节点,他出奇不意地降了一次息。市场又一次应声裸奔。美国民众当时爱死格林斯潘了,谁敢动我的格林斯潘,我们就敢把谁撕碎。当时就是这样的情绪。  曲终时,人总会散。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倾家荡产,输得连条裤衩都不剩。财富在民众之间完成了一个大洗牌。  美国这个国家很怪,你说股市暴跌就暴跌呗,要在咱们这儿,跌完就完了,但美国政府要调查。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调查有没有人在这次股市的暴涨暴跌中煽风点火,或失职渎职。  首先倒霉的是美林的分析师Blodget。检察官起诉他误导投资者,最后判他终身市场禁入,并罚四百万美金。他接受了处罚,但没有承认任何wrongdoing.  说起这个Blodget也是挺让人同情的,其实他是一个很老实的人,连写这本书的人都觉得他就是检察官找的一个替罪羊,我也有这种感觉。  Blodget早年很不容易,在进入证券行业以前从事过很多工作,一年才能挣一万美金左右,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有一段时间他对生活很绝望。可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自修了一些证券课程,然后误打误撞进入了证券行业。然后赶上了这波大牛市,成了年薪1200万美金的明星分析师。  你可能会很吃惊,美国一个卖方分析师年薪能达到1200万美金?是的,而且是一个本质上很老实的卖方分析师。当然他吃亏后来也吃在他这个老实上,人生随处有乘除啊。  卖方分析师1200万美金的年薪可是要比国内水平高多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了解一点美国的证券市场和国内有什么不同。  美国在1975年放开了证券交易佣金管制,这个变化对行业生态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券商佣金战打得头破血流,纷纷转型。当时正值上世纪美国八九十年代技术快速发展,大量科技型、创新型公司IPO上市,所以各大券商纷纷把投行业务作为支柱业务发展。IPO的承销费让各大券商赚得盆满钵满,特别是摩根斯坦利。  到这里就出现一个很重要的点了,这一点也牵扯到为什么美国明星分析师会拿1200万美金的薪水,而国内拿不到。这一点就是美国的IPO完全是市场化的,没有任何行政审批和干预,发行价格更没有窗口指导。这样一来IPO承销成了券商支柱业务后,有市场影响力的分析师的价值几乎是上不封顶的。有明星分析师振臂一呼,投资者就纷纷认购,上市公司从超募的钱里分一点给分析师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美国证券行业八十年代以前分析师地位是很低的,收入也低。那时候女同志不论如何不允许做trader,但可以做研究员。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行业生态的变迁,分析师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戏称这个变化为“分析师的复仇”。  我国正在进行发行注册制改革,上面这段历史对我们的含义不言而喻。Blodget的1200万美金年薪让很多人眼红,也引起了某检察官J的注意。他想这个Blodget到底做的是什么研究能值1200万美金。所以他开始着手调查Blodget研究什么,翻箱倒柜地调查。最后检察官的调查结论是:Nothing!  这样检察官就很生气了。用他的思路看,你研究了nothing,而你每年拿1200万美金,而买了你推荐的股票的股民亏得连裤衩都没有了。J一生气,他就抓了Blodget一个致命弱点。  我刚才说了,Blodget是个很老实的人,这个就是他的致命弱点。他是误打误撞推亚马逊成名的。但当市场疯狂的时候,亚马逊股价已经破400了,已经翻了N倍了,据我所知什么业绩也没有,可这不就是互联网+公司吗?就更别说咱们的互联网++了。所以Blodget很痛苦,一方面他不得不继续强推,他也被滚滚牛市绑架了。一方面他又很痛苦,所以在内部邮件里他抱怨,大意是:都他妈疯了,亚马逊到这个价格还让人怎么推?怎么推?  检察官就是抓住了他的这封内部邮件,说他自己都知道不能推荐了,还大力给客户推荐,误导投资者。  这一圈绕得够远的,回来说格林斯潘吧。  格林斯潘也没跑掉。调查委员会质问他,作为美联储主席,为什么没能提示风险。这个老头在听证会上的回答堪称经典,大家看好了,他是这么回答的:“我当时认为市场的价格是由千千万万人买卖决定的,所以我以为市场是有效的。”老头功力深厚啊,把现代组合投资理论搬出来了。大家好像还质问他为什么那样的情况还降息,老头怎么回答的我忘了,反正是滴水不漏。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话:They never cheat, they deceive.  格林斯潘怎么被牛市绑架的?这一点不用我再明说了吧。老头是个官迷,他还想继续当美联储主席。他知道如果他出面戳破这个牛市的大泡沫,所有人都会把美国人民American Dream破灭的屎盆子扣在他头上,这样两个总统候选人都会对他敬而远之,他的主席梦也就不存在了。  Cohen后来怎么样了?市场一跌,大家就都把她给忘了,好像没谁找她算账。其实she just did what she got to do,和Blodget一样,她也被绑架了,那是她的工作,她就是因此牛市而出名的。这里我想多说一句高盛。这个公司还是厉害。Cohen当时声望随牛市如日中天时,高盛迟迟没有提拔Cohen当partner。当时市场上很多人替Cohen打抱不平,认为这件事是个sore matter。看来高盛还是有它自己看问题的独到之处。  一般的股民还是可怜,自己的贪婪把自己没任何保护地交到这个市场手中。有能力的人想保护他们都不行,因为Crowd的合力,会绑架其中的任何人。  Robert Rubin最有意思,其实他不是很懂股票,虽然他曾当过高盛的Co-CEO。当时他是克林顿的财长,他虽然没能力保护民众,但他有能力保护总统。他是这样告诫克林顿的。  Rubin:“总统先生,股市涨成这样,你千万别出去邀功说是自己的功劳。”Clinton:“为什么呢?”  Rubin:“因为股市涨上去,它还会再跌下来。”

alevel培训中心

alevel课程补习

alevel培训